以色列刚宣布炸平伊朗核设施,商业卫星就拍到工地热火朝天,这哪是停火,分明是为下一轮腥风血雨“换弹夹”!美国幕后操盘,7000枚精确制导炸弹已送达以色列,意图用“白菜价”武器系统性摧毁伊朗。当核计划与生存护符的死结无解,当内部腐烂与外部攻势并进,中东这锅高压锅,注定要在虚假和平的间隙中,再次引爆!
以色列刚得意洋洋地宣布,炸平了伊朗的核设施。一扭头,商业卫星就拍到,伊朗福尔多的工地上,挖掘机和起重机还在热火朝天地挖。
这停火协议,简直就是糊弄鬼呢。
所谓的和平,不过是战场上双方换弹夹的间隙。这出大戏的导演,美国,压根就没想让演员们歇着。停火协议的墨水还没干透,国会就批了5.1亿美元的军售。
干嘛用?给以色列送去七千枚精确制导炸弹。
清单上都是些狠货。有能把普通铁炸弹变成智能武器的JDAM套件,还有专门刨地三尺、专治各种不服的BLU-109重型钻地弹。
这些玩意儿,单价才几万美元,对财大气粗的以色列来说,跟买白菜没啥区别。但就是这些“白菜价”的武器,能让以色列空军想打就打,用最低的成本,把对手慢慢耗死。
这就是现代战争的精髓,玩的就是“炸弹外交”。一边用廉价的炸弹把你家炸个稀巴烂,系统性地摧毁你的抵抗意志,一边再摆出谈判的姿态。
特朗普就是这套路的老祖宗。他在北约峰会上前脚刚放狠话,警告伊朗别碰核计划,否则随时开火。后脚就轻飘飘地甩出一句,“下周可以谈谈嘛”。
你管这叫谈判邀请?
这哪是橄榄枝,这分明是顶在脑门上的枪口。更别提,旁边还有“福特”号、“卡尔·文森”号和“哈里·杜鲁门”号,三艘航母战斗群在海面上溜达,那阵势,摆明了就是一份最后通牒。
再看那份停火协议本身,说是一纸空文都算抬举它了。
没有第三方监督,连个吵架用的紧急热线都没有,全靠双方自觉。这玩意儿能靠谱吗?果不其然,协议刚生效,以色列就嚷嚷着伊朗又射导弹了,德黑兰那边赶紧喊冤。
这种脆弱的默契,可能因为一次雷达上的误判,或者一次小小的边境挑衅,就瞬间崩盘。毕竟,停火压根就没碰真正的核心矛盾。
以色列的底线是,你伊朗绝对不能有核武器。而伊朗的想法是,核武器是我免于被你按在地上摩擦的最后一张护身符。这俩念头拧在一起,就是个死结,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和平?
不过,对伊朗来说,天上飞来的炸弹,或许还不是最致命的。
真正要命的,是国家从内部开始的腐烂和崩解。以色列的空袭可不是瞎扔炸弹,而是搞起了外科手术式的“斩首”。
革命卫队“圣城旅”的指挥官伊扎迪、联合作战指挥官沙德马尼,这些在德黑兰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,接二连三地被定点清除。
这些人可不是普通军官。他们是德黑兰操控哈马斯、真主党这些地区代理人的神经中枢。他们一死,不仅军事指挥链断了,更可怕的是,这会在内部引发一场抢地盘的权力洗牌。
接下来,德黑兰会为这些将军和核科学家举行盛大的国葬,场面再宏大,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:伊朗在中东牌桌上的影响力,正在被一点点抽走。
与此同时,伊朗的经济早就被制裁和糟糕的管理给掏空了。
经济增长几乎是零,通货膨胀率飙到百分之四十多,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四分之一。整个社会就像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。
冲突一来,全国性的断电,物资短缺,超市的货架一夜之间就空了,医院里挤满了伤员。普通老百姓的日子,仿佛一夜之间倒退了几十年。
德黑兰政府试图用强硬的姿态来凝聚人心,可老百姓看到的是被炸毁的工厂,停摆的交通,还有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。这种怨气,只会越积越多。
麻烦还远不止这些。
几千万库尔德人闹独立,一直是德黑兰的心腹大患。这次冲突里,库尔德组织公开站队以色列,这可把德黑兰气坏了。战火刚一停,革命卫队就立刻向库尔德地区增兵,抓了五百多人。
这明显是想杀鸡儆猴。
而在权力的最顶端,八十多岁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,身体状况一直是个谜。接班人是谁,到现在还不明朗。在这个节骨眼上,任何一点风吹草动,都可能动摇整个政权的根基。
看着伊朗现在的窘境,总觉得历史在哪里见过。
这多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。那时候,我们面对的是西方的全面封锁和核讹诈,压力比今天的伊朗大多了。
1955年,毛主席顶着天大的压力,拍板决定:“我们也要搞原子弹。”
靠着一股不信邪的劲头,和举国上下的惊人组织力,中国在1964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,一举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。
那句“我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”,听着是承诺,实际上是底气。就是这枚护身符,为中国赢来了几十年的战略独立,让我们能安安心心搞发展。
反观伊朗,它的核计划磕磕绊绊搞了几十年,钱花得像流水,结果只提炼出一些派不上大用场的低丰度浓缩铀。
它既要面对美以两国无孔不入的空袭和网络破坏,又缺乏当年中国那种能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体制。历史在这里,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
同样是面对外部的极限施压,一个靠着远见和决绝,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。另一个,却在犹豫、内耗和幻想中,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。
回过头想想,要是没有当年的远见卓识和“积极防御”的战略定力,今天的中国,恐怕也会陷入伊朗这种被人掐住命脉、动弹不得的困境。
被逼到墙角的伊朗,唯一的破局之路,似乎只剩下坚定地“向东看”。
最近,西方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伊朗向中国大量出售石油,这让以色列闻到了一丝不安的气味。特拉维夫的焦虑,倒不是怕伊朗多挣了几个钱。
他们真正恐惧的是,德黑兰会不会用这些石油,从中国换来能改变战局的武器?前阵子伊朗国防部长访问青岛,还登上了中国的“开封”号驱逐舰,这个画面,更是让以色列的猜测多了几分真实感。
这种担忧,完全合乎逻辑。
伊朗空军的主力,现在还是老掉牙的F-14和米格-29。这些几十年前的古董,在以色列的F-35隐形战机面前,基本上就是活靶子。
而中国的歼-10CE战斗机和“红旗-9B”防空系统,恰恰能精准地补上伊朗的致命短板。一旦伊朗装备了这些东西,以色列战机在中东上空“如入无人之境”的好日子,就算到头了。
但是,中国可不是救世主。
北京在中东下棋,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能源安全,是自己的饭碗。中国超过一半的天然气进口都得经过中东,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危,直接牵动着中国经济的命脉。
一旦战火把海峡封锁,国际油价飙升到120美元一桶,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打击,将是灾难性的。所以,中国在联合国呼吁停火,推动谈判,核心目标是“维稳”,而不是选边站队。
北京手里的牌很多,但出牌会极其谨慎。
它可以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这些平台,拉上俄罗斯和欧盟搞多边调解。也可以加快推进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,减少对中东能源的依赖。
甚至在极端情况下,给伊朗提供一些有限的防御性武器或者情报支持,好让地区的力量别一边倒。但要让中国直接军事介入?这几乎不在北京的选项之中。
说到底,这张棋盘上,谁都没能真正掌握主动权。
停火协议的墨迹还没干,各方已经开始为下一轮冲突摩拳擦掌了。以色列如果再次空袭,伊朗必然会报复。而真主党和胡塞武装这些代理人,也绝不会在一旁看戏。
中东,这个古老又疲惫的火药桶,恐怕注定要在“停火、开打、再停火”的死循环里,继续燃烧自己的未来。
扬帆配资-配资公司排行-炒股平台-股票杠杆交易平台哪个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