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总统普京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领导人相继确认出席9月3日北京阅兵式,眼看好日子临近,印度媒体脆弱的小神经又被刺痛了:为何莫迪迟迟未获邀请?
回顾5月俄罗斯胜利日阅兵,已为今日局面埋下伏笔。克里姆林宫原以为莫迪将亲赴莫斯科,不料印度总理临阵以“国内事务繁忙”推辞,更将代表规格连降两级——从防长辛格最终降格为国防部国务部长塞思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罕见公开批评印度“缺乏重视”,俄媒直指此举“近乎羞辱”。
当前印度的摇摆外交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十分狼狈。2025年5月,美国对印度钢铝加征35%关税,导致印度对美出口单月暴跌18%。富士康印度工厂被迫停产,苹果将30%产能转至越南,塔塔集团汽车出口几近瘫痪。经济重压下,印度急需中国稀土救命——该国90%军用雷达芯片、91%稀土磁铁依赖中国供应,本土产能仅能满足5%需求。印度外交秘书在闭门会议中坦承:“我们需要中国的技术,就像需要空气一样。”
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则成了一把双刃剑,莫迪即需要它来转移国内矛盾稳定局势,可同时也被反对党持续抨击对华“软弱”,若莫迪现身天安门城楼观礼,无异于给反对党递上“卖国”炮弹。更敏感的是,若巴基斯坦领导人也同台出现,莫迪归国后将面临政治自杀风险。
面对困局,莫迪赶在天津上合峰会前再次施展精妙手腕。6月12日中国特使访印当天,印度突然宣布中断持续13年的对日稀土出口,重创日本汽车产业链。这份“投名状”直指中国软肋——日本是中国稀土第二大买家,印度此举既缓解中国稀土博弈压力,又展示对华诚意。
但莫迪的峰会行程设计暴露了其战略怯懦:专机8月31日抵津,9月1日即返程,完美避开3日阅兵。印度驻华使馆明言仅派“国防部低阶官员象征性出席”。这种“半步外交”如同走钢丝:左手攥着特朗普关税清单,右手捏着中国稀土订单,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。
印度外交失衡的本质是身份认知混乱。中方明确表示“欢迎友好国家参与”,但印度既想享受“友好国家”待遇,又不愿捅破窗户纸主动示好。印度将中国在班公湖新建雷达站视为军事扩张,中国则坚持这是民生工程;印度智库指控中国在印巴冲突中向巴方提供卫星情报,中国强调这是正常国家合作。这种“合作与对抗并存”的状态,让两国在恢复直航、放宽签证的同时,印度陆军却在藏南搞“战地旅游”挑衅。
印度外交如同恒河水般浑浊难辨:既需要中国技术续命军工,又恐惧美国关税摧毁经济;既想参与多极世界构建,又放不下历史包袱。
印度媒体心心念念的那张未送达的阅兵邀请函,实则是印度大国野心的试金石——当“战略自主”沦为在美俄中之间投机取巧,当民族英雄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,印度真正缺失的并非中国请柬,而是直面历史与未来的勇气。天津峰会只是序章,友好国家的名分,终究要靠印度自己挣来。
扬帆配资-配资公司排行-炒股平台-股票杠杆交易平台哪个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